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政务服务话题引发热议,有网友提问:办事材料和环节还有哪些可以减、怎么减?线上线下服务如何更好融合?推进政务服务改革,还有哪些更务实的举措?代表委员回应网友关切,积极建言献策。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回应民意期盼的重大举措,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鲜活实践。“高效办成一件事”关键在“高效”,落脚在“事”上,目标在“办成”。为了让群众和企业办事更省心,各地持续落实“高效办成一件事”,吉林省因地制宜推出了40个具有吉林特色的重点事项,坚持科技赋能,充分运用远程身份核验、音视频交互、屏幕共享等技术,推动企业和群众线上和线下双向办事通道顺畅、效率提升,推进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企业和群众诉求“一线应答”,为企业、群众带来新的体验和感受,让更多人在白山松水间感受吉林省服务的速度与温度,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从“多窗办”到“一窗办”,努力让更多“一件事”高效办成。“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政务服务改革的提档升级,着力满足群众新阶段快速、高效办事的需求,真正把大家关心的事办好。要让企业、群众全流程感觉到“快”,这背后的技术突破、流程再造实际上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转变观念。企业、群众办事快的需求背后,既需要窗口工作人员具备熟练的专业能力,又离不开政务服务上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打造无差别受理综合办事窗口,做到信息共享、信息同步、流程一致,让“一堆事”变成“一件事”,打造便利服务新范式。
从“少跑路”到“不跑路”,让每件事都办成办好。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高效办成一件事”要真正地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每一件事都办到实处,办到群众的心坎上。“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随着“互联网+”的办事方式越来越普遍,真正地实现了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让办事的过程更快捷,也避免了办事者的折腾。同时,在办成群众心上事的过程中,智能化服务不能只求速度不顾温度,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等群体诉求,保留线下兜底服务,以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举措,着力交出吉林省为民办事的“高分答卷”。
从“纸面上”到“地面上”,切实增进百姓福祉。“高效办成一件事”,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真正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好政策落地的速度更快一些。“高效办成一件事”既要各地推出便民惠民政策,着眼网上办、掌上办、智能办,缩短“出台政策”到“享受到政策”的时间,让集成服务、只跑一次、一次办成等掷地有声,企业和群众享受易办、好办的政务服务。从企业和群众办事到每个政务服务机构“最多跑一次”转变为“一件事最多跑一次”,让群众真正“一件事一次办”,以服务的暖心增强群众的信心。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高效办成一件事”既有政务服务理念的转变,又打造便捷、高效政务服务“总客服”,推动办事诉求“一线应答”,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以便捷又周到的“吉”速服务,让“高效办成一件事”成为群众满意“一件事”。(唐小兰)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