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解冻,草木萌发。大地也从沉睡中渐渐苏醒。生机盎然的春日,一群特殊的“访客”成为最灵动的笔触——候鸟北归,它们用翅膀丈量着春天的旅程,也为所到之处的生态环境写下了生动的注脚。经统计,目前吉林省已记录到的鸟类达38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101种,包括中华秋沙鸭、白鹤、丹顶鹤、东方白鹳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7种。大天鹅、白琵鹭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74种。东方白鹳、白头鹤、白枕鹤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也频频现身吉林……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吉林是生态资源大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突出的优势、最宝贵的财富、最重要的品牌。近年来,吉林多措并举,努力实现高水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生态“绿色”越来越成为发展“底色”。成群的候鸟在晚霞中归巢,就可谓最生动的生态名片。以此为缩影,层峦叠嶂、森林滴翠、虎啸山林,平原无垠、草甸成片、鹤舞长空,沃野千里、青纱成帐、稻米飘香……远山如黛、近水如烟的生态盛景,充分折射出吉林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效。
每一只候鸟都是生态文明的见证者。时间镜头回溯到2022年,吉林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2024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美丽吉林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一系列措施落地生根,美丽吉林建设成效斐然。以2024年为例,吉林就大力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率先突破行动”,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并取得了极为积极的成效。这一年,吉林生态质量不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92.9%,国考断面优良水体达到89%,104条城市黑臭水体全部清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以候鸟为例,就可以顺势发展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带动餐饮、民宿等行业发展。比如,随着候鸟数量持续增长,游客来观鸟、摄影爱好者来拍鸟就成为了珲春市敬信镇的一大旅游热点。基于此,珲春市敬信镇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依托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文旅融合新业态。一方面,通过争取专项资金,实施兴边富民产业,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围绕“观鸟经济”扩投资、上项目,逐步推动着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事实上,新质生产力本身也就是绿色生产力。近日,吉林专门印发《美丽吉林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十项行动”、39项具体举措。黑土地上,一幅美丽吉林的画卷已经绘就。接下来,长白儿女就应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大决心、更强信心、更有力举措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杨飞)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