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吉林大地乍暖还寒,却迎来了越来越多北归的候鸟。它们选择在此停歇、栖息,自东向西,各大“驿站”鸟群如云,雕鸣鹤舞,共同绘就了一幅蔚为壮观的“迁徙图”。这不仅是一幅北归候鸟争鸣图,更是一场吉林生态交响乐。
这幅北归候鸟争鸣图,内容丰富,色彩斑斓,场面宏大。在东部的珲春敬信湿地,雁群遮天蔽日,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等猛禽也结伴而至,千余只白枕鹤翩翩起舞,“鸟浪”奇观频频上演。向西而行,吉林查干湖凭借肥美的鲜鱼,吸引了276种鸟类流连忘返。仅一个观测点,就发现近40只东方白鹳,创下新的纪录,白琵鹭的数量更是突破千只。再往西,“中国白鹤之乡”镇赉早早迎来了迁徙的先头部队,大批白鹤、灰鹤、白头鹤现身,数万只大雁、野鸭在湿地周边活动,雁鹤齐鸣,热闹非凡。在未来40天里,这里将汇聚全球三分之二的白鹤种群。候鸟争鸣图的画卷缓缓展开,自然壮观的场景接连呈现,这里俨然成为鸟的天堂、自然生命的乐园,更是生态文明的壮美景观。
这场吉林生态交响乐,清新悠扬,传递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旋律。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加之人类后天的悉心呵护,让吉林成为生态文明的乐园。吉林坐拥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辽河、绥芬河五大水系,湿地总面积超过170万公顷,形成了一条跨越东西数百公里的生态长廊。近年来,吉林通过实施湿地修复、退耕还湿等工程,显著提升了生态承载力,为候鸟迁徙创造了优良条件。“人为干扰少、栖息环境佳,使这里成为候鸟信赖的中转站。”每年候鸟迁徙季,观测和护飞工作至关重要。目前,吉林各地湿地均组建了巡护队伍,为候鸟构筑起安全迁徙的保障网。良好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的悉心保护,让吉林成为几百种候鸟迁徙的“黄金通道”。在这条“黄金通道”上,鸟儿欢快的鸣叫声交织成动人的交响乐,人类默默的守护成为和谐的伴奏,共同奏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妙乐章。
生态画卷正徐徐铺展,我们应为之锦上添花;交响乐章已悠扬奏响,我们需为之赓续赋能。近年来,吉林省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的完善,先后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若干措施》《吉林省生态环境准入清单》,构建起“1 + 2 + 11 + 1233”四个层级的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体系。全省各市(州)人民政府以省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成果为基础,分别编制市级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目前,这些方案均已通过技术审核,并由当地人民政府正式印发实施。借助这些举措,吉林省将逐步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我们坚信,未来北归候鸟争鸣图将更加壮丽,吉林生态交响乐将愈发嘹亮。
一幅北归候鸟争鸣图,是大自然的慷慨赐予与深情回馈;一场吉林生态交响乐,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共鸣与协奏。吉林生态文明绚丽多姿,生态美好的吉林正昂首阔步迈向未来。(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