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化IP的叙事框架下,吉林通过传承冰雪文化基因、打造冰雪文化IP、拓展冰雪文旅场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冰雪文旅发展之路。吉林凭借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地域文化为冰雪旅游发展赋能,同时借助旅游激发文化传承发展的内生动力,成功玩出“新花样”,文化IP散发迷人芬芳。
花开高地,文化厚重,传统焕新。查干湖冬捕,曾经是传统渔业活动的集聚地,如今已成为享誉海内外的文旅IP。深入挖掘冬捕活动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打造沉浸式探秘冬捕文化主题园区——查干湖龙鱼部落度假区,并推出冰下走网研学、冬捕VR体验等活动,将“冰雪+渔猎文化”巧妙融合,让冬捕既有古韵又具新潮。一张张鱼皮摇身一变,成为《冰湖腾鱼》《冬捕图腾》等精美艺术品;全鱼宴也拥有了“文化简历”。在渔猎文化博物馆内,非遗、冬捕用具、鱼类标本等展区精彩纷呈。第二十三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期间累计接待游客179万人次,特别是开幕式当天,接待游客15.1万人次,较去年同比增长21.96%。从渔业高地华丽转身为文化高地,从单纯的激情澎湃转变为文化韵味悠长,查干湖成功玩出“新花样”,传统文化在现代绽放璀璨光芒。
花开地标,特色鲜明,香沁人心。中国朝鲜族民俗园,集民俗风情展示、文化演艺体验、特色餐饮民宿、古朴传统建筑等特色内容于一体。通过举办第三届花灯节和福满上元节活动,打造多个互动体验区与拍照打卡区,并以开展传统打糕制作、农舞展演等民俗体验为依托,在2024-2025雪季为82万人次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在广袤冰原观赏蒙古族雪地赛马,到吉林市“冰雪乌拉城”重温当年“龙兴之地”的生动风貌,沿着最美“吉线”G331探寻边境地区特色村落与民族风情……突出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特色,多元民族文化成为吉林文旅发展的独特资源。通过申报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举措,进一步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从民族文化特色迈向民俗文化地标,从传统观赏式转变为沉浸式体验,民俗在这里玩出“新花样”。
花开名片,走向世界,香飘远方。从“瑞典瓦萨”到“中国瓦萨”,从瑞典的百年雪板到长春的粉雪赛道,从北欧的冰原精神到中国东北的“冷资源热效应”,今年,中国瓦萨博物馆别出心裁,特别设置“裸眼3D”全息炫屏、AI换装拍照区、农旅融合体验展示区,将吉林地域特色产品如灵芝、人参等陈列展出,借助国际赛事传播本土文化,以地域文化为冰雪文旅赋能。国际冰雕展吸引世界各地冰雕师汇聚长春,“最具东北特色”的美猴王“雪饼猴”漂洋过海,从网络文学IP中衍生出的“云顶天宫”为游客带来如梦如幻的全新旅游体验……博物馆玩出“新花样”,文化IP香飘远方,吉林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旅游之妙,在于玩出“新花样”,如此方能让文化IP绽放芳华、香气四溢。吉林在冰雪文旅发展中成功玩出众多新花样,冰雪文化IP如繁花绽放。文化“出彩”与旅游“出圈”相互促进、“双向奔赴”,为吉林发展创造更多可能。从历史长河走来,在今天花开飘香,走向世界舞台,吉林文化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绽放独特魅力。(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