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做足做活品牌农业 吉林民企大有作为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33754
【地评线】长白时评:做足做活品牌农业 吉林民企大有作为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3375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做足做活品牌农业 吉林民企大有作为
2025-03-26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吉林省委书记黄强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助推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发展。

  吉林省是产粮大省,是世界公认的“玉米黄金带”“黄金水稻带”,中国“粮食版图”上的“优等生”。近年来,吉林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支持民营企业做足做活品牌农业,打造独具特色的吉字号“土特产”。在新形势下,广大民营企业应该深入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的重要讲话,继续在促进吉林农产品转化升级、打造更多吉字号农业品牌上施展新作为,拓展新天地。

  发挥品牌溢价效应,让乡村产业成为富民产业。品牌溢价,简单来说,就是消费者愿意为某个品牌的产品支付比实际价值更高的价格。品牌溢价可大大提高农产品价格,为农民带来增收。近年来,吉林深入实施品牌强农行动,提升老品牌,培育新品牌,吉林大米、鲜食玉米、杂粮杂豆、矿泉水等一批“吉字号”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既赢得了市场,更树立了口碑。素有“百草之王”美誉的长白山人参,去年产值突破800亿元,政企双向奔赴、共同努力,擦亮了这块历经千年的“金字招牌”。白城乳品企业打造全产业链生产模式,逆转了进口奶粉独霸中国市场局面。实践表明,民营企业通过技术赋能、品牌溢价和产业链延伸,持续推动农业品牌高质量发展大有作为。

  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品牌农业需要特色产业和优质农产品支撑。从全国看,当前农业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是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困境。农产品滞销、价格波动大、附加值低等问题长期制约着农民增收。民营企业通过发展精深加工,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据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吉林省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以肉牛产业为例,“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深入实施,肉牛饲养量达到770万头,新开工屠宰加工项目12个,万头牛场达到6个。近日召开的吉林省促进农民增收专题会议上提出,要发挥好龙头骨干企业作用,创新农产品领域金融产品,积极推广期货工具,保持农产品价格平稳运行,有效解决增产不增收问题。农产品加工转化仍然是吉林民营经济的重要途径,农产品加工环节的增值空间巨大。民营企业应该深入探索,在延伸产业链上积极作为拓展产业空间,为品牌农业积蓄力量。

  以民营经济赋能农产品价值提升,破解产销结构性矛盾。从事农业产业的民营企业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来解决农产品销售的难题,为破解这一矛盾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民营企业做足做活品牌农业,需要在资金、技术、土地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比如,近日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金融监管局等7部门印发了《吉林省金融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举措》,从扩大全产业链信贷投放、丰富专属信贷产品、定制差异化信贷服务等方面制定10项举措,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强化人参产业发展金融保障,支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顺势而为,举一反三,不断拓展政策支持领域和产业,打造一批叫响国内外的吉林特色农产品的“金字招牌”,以产业振兴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开创吉林乡村振兴新局面。 (久泰平)

初审: 罗丹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