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政企携手,让“吉字号”特产叫得响、走得远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35517
【地评线】长白时评:政企携手,让“吉字号”特产叫得响、走得远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3551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政企携手,让“吉字号”特产叫得响、走得远
2025-04-0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3月31日,吉林省“吉字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召开了“吉字号”特产交流合作洽谈会,搭建“零距离”对话平台,展现尊商重企诚意,政府、企业共商发展大计,面对面倾听企业诉求,点对点破解发展难题。

  一方水土一方“味”。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吉林省始终重视“土特产”挖掘、培育、发展,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善于抓住“土特产”里的“土味”与“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吉字号“土特产”,让黑土地上“丰”景如画。促进“吉字号”特产提档升级,既需要政府支持,也需要企业努力,始终坚持以“土特产”为核心,打造一批特色鲜明、规模适度、品质优良、标准严格、产业链完整、综合效益佳、带动能力强的特色产业,增强企业发展底气和信心,拓宽“特”富路,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的新活力。

  营销上新、电商赋能,擦亮“吉字号”金字招牌。玉米、大米,粮食丰;木耳、人参,山珍足。在吉林省这片富饶、肥沃的土地上,蕴藏丰富的特产,既有我们看得见的“吉品”,也有“隐藏款”特产,要借助电商平台,打开“大视野”,让更多吉字号“土特产”闪闪发光,为吉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支撑。以“土特产”助力企业发展、带富一方百姓,就需要提升品牌营销力量,叫响“吉字号”,走向全国大市场,打响“吉字号”特色品牌,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消费规模,让“土特产”成为“紧俏货”,着力把“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成为企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匠心打造、以质取胜,塑造独一无二的“吉致吉品”。从产品到精品,再到爆款,这背后是秉持初心匠心的有力回应,是企业不断提升品质、精益求精的生动注脚。交流会上,省供销社、省粮食局、省畜牧局等部门分别围绕“吉字号”特产宣介了赴域外组织开展各类展销会的做法和案例;来自宣上医、长白山人参集团、臻吉参业有限公司、长白山蓝景坊等20余家“吉字号”特产企业,沉浸式交流企业重点产品优势,寻求合作发展机会……强化沟通交流,促进政企联动,既助力企业练好“内功”,又推动更多吉字号“土特产”走出去,让更多“吉致吉品”破圈突围。

  政企连心、守正创新,推动“吉字号”企业高质量发展。吉林省既重视挖掘本土优势资源,又通过成立“吉字号”工作专班的方式,统筹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吉林省“吉字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将创新突破探索“人参+文旅”“人参+电商”等新模式,打造更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打造“人参四季”IP,构建春种、夏养、秋收、冬补全年传播矩阵;推动“参养之旅”文旅路线,让消费者亲身感受人参文化魅力。吉林省着力推动“人参+”的模式,这是思路上的创新,也是政企携手的生动诠释,鼓励支持“吉字号”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着力将其打造成为新的工业增长点。

  做大做强“吉字号”品牌,既要充分发挥吉林省特色资源丰富优势,深度谋划特色农产品产业发展路径,推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又要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成果转化,以不懈的质量追求和工匠精神,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让吉字号“土特产”叫得响、卖得好、走得远。(唐小兰)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