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宛如凝固的文化乐章,承载着历史的丰富记忆,是岁月雕琢而成的多彩化石。近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长春检查历史建筑保护措施落实情况时强调,要再学习、再对标、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城市建设进程中,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建设与管理,严格贯彻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致力于历史建筑的恢复、保护与合理利用,对于传承城市文脉、树立良好形象、提振民众信心意义重大。保护历史文化建筑,不仅是对历史的敬畏,对子孙后代负责,更是激发精神动力,为时代奋斗注入磅礴力量。
守护历史的生动见证。历史文化建筑历经岁月沧桑,是历史与文化的忠实见证者,是无数故事沉淀后的结晶。它们犹如一座座时间的丰碑,一张张文化的名片,生动且形象地展现着历史与文化。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历史的过往;每一株草木,都承载着文化的传承。例如日本关东军司令官官邸旧址,改建为省市一号招待所时,尽可能地恢复其原貌,再现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吉林的历史场景。这一修复过程,恰似对历史的重温,让历史以直观的姿态呈现在人们眼前,引发人们的深刻反思。吉林拥有众多历史文化建筑,对其进行妥善保护、修复与利用,使其成为连接古今的时空纽带,意义非凡。
为后代积淀文旅瑰宝。历史文化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既是宝贵的物质财富,更是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启迪人心、激励奋进的无尽宝藏。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实则是为子孙后代积累丰厚的文旅资源,这已被历史所证明。我们应在保护的基础上,延续历史文脉,推动传承创新,让历史文化建筑成为记录过去与当下、启迪未来的思想家园与精神乐园。以长春新民大街为例,这里的历史建筑风格独特且资源集中。我们应在做好整体规划的前提下,针对每栋历史建筑制定详细的恢复、保护与利用计划,并逐步推进实施。同时,各类展陈设计应各具特色又相互映衬,充分彰显历史街区的文化韵味。保护历史文化建筑,并非使其静止不变,而是要让其释放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能量。
汲取滋养,砥砺今朝奋斗。今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保护并利用好长春的历史建筑,打造吉林近现代史展陈,具有极其重大的特殊意义。这既是对历史的敬重,也是对现代的启示,更是对未来的担当。我们要秉持质量至上原则,强化精品意识,按照三维数字化并行管理建设模式,稳步推进各项修缮提升工程。全方位展现历史建筑的多元价值,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理直气壮地讲好历史故事,深刻凸显抗日斗争的艰难困苦,突出今日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们要让历史文化建筑“活”起来,具备“言说”的能力,借助“人工智能 +”等手段,使其成为我们汲取历史文化滋养的活力源泉。
守护历史文化建筑,激发精神澎湃力量。吉林,拥有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以及丰富的故事。从长春地质学院鸽子楼,到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再到叶赫那拉古城等等,每一处历史文化建筑都承载着独特的记忆。保护好、修缮好、运用好这些历史文化建筑,让它们持续激发精神的澎湃力量,为时代发展赋能,这将是一项永不停歇的使命。(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