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加强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老字号认证,树立‘吉字号’农产品优质形象。”近日,吉林省委书记黄强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 奋力绘就乡村全面振兴吉林图景》中,对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出意见。
吉林黑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业资源禀赋和特色资源优势明显。近年来,吉林省下大气力做大做强“吉字号”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各级政府努力下,吉林大米、人参、鹿茸等一批熠熠生辉的“吉字号”品牌以无与伦比的产品品质和极具辨识度的地方特色火爆出圈,在国内外市场绽放光彩。
品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灵魂”。如今,品牌农业建设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引擎,农产品质量信誉度的重要保证,市场竞争优势的核心价值,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显著标志。一定意义上,品牌就是形象、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附加值。实践证明,只有擦亮农业品牌,使之形成体系,才能增强竞争优势,提升农产品价值。深入实施吉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工程,就是要加快让“土特产”成为“紧俏货”,将“土特产”培育成“大产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以品牌优势做强吉林特色农业。近年来,吉林省遵循“粮食也要打出品牌”“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豆米牌”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着眼东部独具特色的中药材、食用菌和山珍食品,西部油料、杂粮杂豆和经济作物,中部潜力突出的棚膜蔬菜和露地瓜菜,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培育“标准高、特色强、质量好”的吉农品牌。目前,吉林省成功打造了吉林大米、玉米、杂粮杂豆、长白山人参、长白山食用菌和优质畜产品、吉林梅花鹿七大“吉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组织认定了汪清黑木耳、抚松人参、洮南绿豆、通化蓝莓、集安人参、前郭县查干湖淡水有机鱼、长白山桑黄、桦甸黄牛、集安山葡萄、蛟河黑木耳等10个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37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导向是一项关键举措。近日长春市九台区发布了《九台贡米品牌品质管理实施规范》,覆盖了从种植、仓储、加工、包装、检验到追溯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管理,标志着九台贡米在品牌品质管理方面迈向了一个更加规范化与标准化的阶段。标准化管理,不仅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更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建立覆盖农产品种植、生产、经营等全产业链、全供应链的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形成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品牌塑造形象,品牌成就未来。期待吉林用创新补短板、锻长项,以多元创新之路打造更多“吉字号”特色品牌,让更多“吉致吉品”破圈突围,更多品牌效应叠加释放,进而持续拓宽吉林高质量发展之路。(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