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做青年实干家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王韬 3941560
【地评线】长白时评:做青年实干家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王韬 3941560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做青年实干家 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
2025-04-2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2024年6月,“青年实干家计划”(以下简称“青实计划”)高校示范项目在中国人民大学启动。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彭楠决定将实岗锻炼地点选在了通化市柳河县。在调研中,彭楠针对人参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工作思路:“一是在需求侧链接,严格筛选本地高品质野山参直接进入CSA(社区支持农业)有机市场,提升参户收入,为有机人参建立入市标准。二是在供给侧转型,鼓励本地种植合作社参考CSA模式,建设高标准有机人参种植基地,为有机人参建立种植标准”。

  青年强,则国家强。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要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2024年,一批来自首都高校的硕博研究生率先加入“青年实干家计划”的队伍之中,他们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科研成果应用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问技于基层,奉献在基层,以实干为基层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

  扎根基层探索实践,是育人成效的最好认证。青年始终是社会上最富活力、最具创造性的群体,始终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先锋力量。每一个有抱负的青年学子,都会有远大的理想,要将理想变为现实,必须植根于基层这个成长成才的沃土,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青实计划”引导高校青年学子向一线扎根锻炼,抓实单位、高校、青年三个主体,实施“全链条”管理,动态掌握每一位青年在基层锻炼的情况,帮助解决青年在工作中的问题,在跟踪培养中保证青年真正“做实干家”。

  深入人参产业一线,为产学结合建言献策。2024年以来,吉林省把人参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在体制机制、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市场开拓等方面努力破解“萝卜价”困局,擦亮“长白山人参”的金字招牌。破解人参产业发展困局之题,需要引入创新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生彭楠将实岗锻炼地点选在了通化市柳河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解决当地缺乏成熟的统一品牌,个体单打独斗难成气候的问题。

  人参产业引入CSA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彭楠同学“扎根”于人参产业创新发展上,将其所学的专业优势与人参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出的种植合作社参考CSA模式建议,是一种具有科学性的创新思维,这种模式聚集了国内规模最大的有机农业经营网络,拥有成功的经营案例可资借鉴,并在全国积累了数百万人的高端消费群体,市场广阔。最重要的是,CSA模式可以让农民直接拥有产品定价权,中间过程完全透明,有利于提升农民地位。思路一变天地宽。如今,在彭楠推荐下,CSA模式已经得到柳河当地支持,全国领先的农场经营主体到柳河实地考察,寻求合作,当地参农积极参与,共建人参有机种植基地也被列入下一步计划。

  求真学问练真本领,是做青年实干家的有效途径。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学子,具有较高的理论知识和专业学识,有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理论基础。要真正成为拔尖创新人才,还必须经受实践磨练,上好社会实践这个必修课。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培养锻炼人才的练兵场。青年学子通过参与基层工作,不仅能够增进对社会现实的了解,更能在处理实际问题中锻炼自己的协调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在“青年实干家计划”的引领下,广大青年学子将不负众望,以实学实干精神投身基层实践,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展现青春的风采,体现人生价值。(久泰平)

初审: 王韬   复审: 侯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