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文旅交融让长春百年历史街区变“城市会客厅”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44895
【地评线】长白时评:文旅交融让长春百年历史街区变“城市会客厅” 吉思广议-长白时评 罗丹 3944895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文旅交融让长春百年历史街区变“城市会客厅”
2025-05-0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五一”假期,长春首个投入运营的百年历史街区——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迎来华丽焕新,也迎来了大批游客。据统计,节日期间该街区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在网络平台“城市观光榜”上居长春榜首,这条百年老街区正以新面貌成为市民和游客争相打卡的“城市会客厅”。

  五月的长春,春意盎然。随着“春光好”长春市春季文旅促消费系列活动“春京西”戏剧节欢乐上演,巨型木偶“探险家族”与游客热情互动,高跷演员穿梭于百年建筑之间,空·美术馆内波普艺术教父安迪·沃霍尔的80余幅经典作品引发观展热潮,老街区以“艺术+生活”的创新理念,打造城市文旅新地标。复古建筑与潮流艺术交织,非遗技艺与现代商业共生,长春用一场场文化与旅游的“双向奔赴”,诠释了“老城新生”的无限可能。  

  从“原点”到“地标”,历史街区焕新。作为长春首个建成运营的历史文化街区,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在4.5万平方米范围内完整保留了百年折中主义建筑风貌,通过“修缮17栋+新建9栋”的活化模式,既守护了城市记忆,又注入了现代活力。街区通过多元文化体验活动,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展现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有网友体验后感慨道:“这里既有老长春的‘魂’,又有新潮的‘范儿’!”这场融合艺术展览、街头巡游、主题市集等多元业态的“城市文化秀”,正在书写长春城市更新的生动篇章。

  演艺+旅游,文化IP的沉浸式表达。这个假期,乌镇戏剧节原班人马空 降百年老街——长春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上演8大主题剧目,5天50场巡演,将木偶与高跷相结合。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创新,使用了不一样的外观和技术:2米多高的机械恐龙摇头晃脑、“横行霸道”地穿行于红砖老巷,巨型《绿野仙踪》铁皮人踏着欢快的音乐与孩子们击掌,踩着高跷的“稻草人”则不停与大家挥手……创新表达方式为古老传统技艺发声,引得游客阵阵惊呼。这种“演的是文化,游的是情怀”的模式,不仅激活了城市记忆,更让游客成为文化传播的参与者。  

  首店经济+文化IP,打造沉浸式消费场景。文旅深度融合,不仅仅是为了聚人气,更重要的是由此带动和创新多元业态,以文旅搭台拓展消费,形成环环相扣的经济链条。夜色中的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咖啡市集上,暖黄灯光次第亮起,20余家咖啡品牌在此集结,手冲师们现场制作“吉林限定”特调。以长白山蓝莓为原料的“林海雪原”,搭配印有冰雪元素的杯垫,将地域特色与文化符号巧妙融合,勾起人们对城市过往的回忆,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文化味蕾”。这条老街的华丽蜕变,正是长春这座“文化城”的生动注脚。

  政策红利,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化密码。长春文旅的爆发式增长,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撑。冰雪消费券、民营企业扶持政策等举措,既点燃了市民出游热情,也为景区注入发展动力。北京大街西历史文化街区的借鉴意义在于:当城市懂得珍视自己的历史文脉,并赋予其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老街区就能焕发新活力,成为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长春,就是长春。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的关键节点,长春文旅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座城市用“旧”与“新”的对话、“文”与“旅”的交融,叫响了“长春,就是长春”的独特名片。这一创新实践,让城市文脉焕发新生,更彰显了长春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的决心与实力。(久泰平)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