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振江(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基地研究员)
在陕西省渭南市,得益于当地政府持续开展的“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活动,人们花一元钱就可以欣赏一场秦腔大戏,剧团与观众“双向奔赴”,资深戏迷直呼“嘹得很”;在浙江,自2012年省内第一家农村文化礼堂在杭州市临安区上田村建成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持续加速,到2023年,已有近2万个农村文化礼堂广布之江大地;海南安定县琼剧团深入群众,每年下乡演出100多场,把好的作品送到广大人民群众身边……近年来,各地积极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化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特别指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全面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文化惠民,不仅指为人民群众提供多姿多彩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人们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也意味着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文明水位持续抬升。
进入新时代,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更加强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广泛多样。各地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正是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的积极呼应。各地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相继免费开放,让享受精神文化滋养更加“无障碍、零门槛”;“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乡有综合文化站”从美好蓝图变成了幸福实景。从“京津冀一小时文化消费圈”到社区“一刻钟品质生活文化圈”,从职工书屋到农民学习会馆,各地坚持因地制宜,创新推进文化惠民工程,让公共文化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日趋精细化和优质化是应有之义。唯有深入洞悉并敏锐把握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方能让更多人收获扎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比如,青岛、成都等地通过建立“文化超市”,采取“菜单式”“一站式”服务机制,有效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上海推出以市井烟火、文艺展览等为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旅游选项。送戏下乡、四季村晚、空中课堂等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无人书店、云上看展等服务创新,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文化大餐。形式多样、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让文化盛宴“走入寻常百姓家”,并通过可亲可近的文化体验,增进了文化自信。
群众既是文化惠民的受益者,也是主要的参与者。一系列惠民演出、百姓故事会、群众体育活动等,既是塑造精神、鼓舞人心的文化养料,也是吸引群众自觉参与文化建设的纽带。比如,今年贵州省榕江市举行的“村超村晚”,参与演出的演员有2300多名,上至七八十岁的侗族大歌歌师,下至跳艺术体操的5岁小朋友,90%来自榕江各个乡镇。群众唱主角、当主创,激发出更澎湃创造活力。文化惠民工程深入乡镇、社区、村落,不仅充实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更多人从中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蕴。此外,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科技手段也被广泛应用其中,助力创造沉浸式体验场景,这些举措都极大提升了文化惠民工程的实施效果。
坚持守正创新,文化消费领域不少新模式、新业态被催生而出,为文化惠民注入源头活水。比如,三星堆文化创意IP与流行时尚单品的跨界合作,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的完美融合。在持续的“国潮热”中,传统服饰、文物典籍、非遗技艺以新的形式走进百姓生活,生动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气韵,也为文化传承与发展带来更多启发。夜游博物馆、线上阅读、上文化夜校等持续升温,折射当下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之丰富,也不断积蓄着新的文化潜能。
文化惠民没有终点。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人民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来源:光明网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