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用好机制导向 激励种粮抓粮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856991
【地评线】长白时评:用好机制导向 激励种粮抓粮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856991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用好机制导向 激励种粮抓粮
2024-06-1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6月11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习近平在主持会议时强调,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在吃饭问题上不能得健忘症”“什么时候都不能轻言粮食过关了”“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任何时候都是真理”“中国要靠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各地考察调研中,反复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要求各地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此次深改会上又重申“必须保护和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积极性,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让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和举措更加明晰,必将激发农民种粮、地方主动抓粮的积极性,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用好机制导向, 激励农民愿意种粮、种好粮。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保障农民种粮收益,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只有落实好支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才能充分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要从整体上进一步完善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体系,按照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全周期的理念,研究出台一揽子相互支撑、相互配套的专项政策,统筹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支持力度。比如,完善价格、补贴、保险等政策体系,把该给的政策给到位,把各种惠民惠农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农民手中,送到种粮大户手中。

  用好机制导向, 激励地方主动履责、抓好粮。各地各部门要依据政策法规,落实可操作性举措,统筹考虑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相关因素,推动横向利益补偿等,调动主产区重农抓粮的积极性、解决其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倒挂”的问题,让主产区“抓粮不吃亏”。同时,还要在建立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上迈出实质性步伐,推动粮食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落实好保障粮食安全的共同责任,真正凝聚起保障粮食安全的强大合力。对此,要树牢“一盘棋”思想,进一步完善落实性举措,形成尽快兑现政策的机制,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用好机制导向,确保政策落实更精准、重实效。实践反复证明,好的政策,只有精准落实,才会发挥更大效力。要看到,健全“两个机制”,不是现在才提出,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政策精准性、实效性。还要看到,健全“两个机制”,不是机械教条地做加减法,而应该抓住粮食安全这个关键,举一反三,通过良好的机制激发更大范围、更大空间的生产效率。比如,要统筹支持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强政策扶持、服务引导、利益联结,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通过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