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为乡村振兴提供智能支撑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868457
【地评线】长白时评: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为乡村振兴提供智能支撑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86845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为乡村振兴提供智能支撑
2024-07-2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7月22日,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京举办2024年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线上视频启动会。此次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以“提升农民数字素养 共享美好数字生活”为主题,聚焦智慧农业应用、电商助农兴农、乡村数字惠民服务和乡村数字文化等内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重塑社会的各个方面,提升农民的数字素养和应用技能,不仅是为了适应这种变革,更是支撑“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之举。因此,开展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提升农民数字素养,有利于实现乡村人才振兴。这是加强农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农民数字素养越高,就越能够将其掌握的知识和数字技术应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而推动实现农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具有高数字素养的农民能够通过融合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利用“智能支付”等方式发展智慧农业、众筹农业、共享农业等智能化乡村产业经营新业态;通过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旅游产业耦合发展,培育“互联网+旅游”新场景,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已成为乡村振兴大势所趋。如果说数字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那么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则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互联网+”成为了重要的通讯桥梁,在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等方方面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促进乡村振兴,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契机,以“数智”赋能农民,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让更多的“新农人”成长起来,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插上“数字翅膀”。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必须努力成为新时代的网民。提高农民数字素养,必须持续加强系统性培训。据了解,全国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活动近4年每年培训人次均保持在4000万以上,8年累计培训受众超过2.3亿人次。提高农民数字素养,核心是培养农民数字意识,增强利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引导他们更积极地投身到数字乡村建设中去。这就需要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为他们量身定制更多的培训课堂,促使他们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增强乡村振兴的“造血能力”。

  培养高层次数智化人才,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化业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经过多年发展和积累,我国农业领域已经开始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并且展现出强大的推动力、支撑力。比如,农产品电子商务是农业领域最早形成的新质生产力,并且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智慧农业则是当下最现实、最需要加力推进的新质生产力;农业人工智能是需要抓紧谋划布局的新质生产力。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在普遍提升农民数字素养的同时,培养高层次数智化人才,构建创新人才支撑体系,让数智化人才转化为发展农村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久泰平)

编辑:罗丹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