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南水北调 成就绿色发展新典范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896566
【地评线】长白时评:南水北调 成就绿色发展新典范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89656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南水北调 成就绿色发展新典范
2024-11-05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南水北调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继续科学推进实施调水工程,要在全面加强节水、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前提下,统筹加强需求和供给管理”。

  水是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摇篮。中国南北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南方丰沛,北方稀缺,这也无形中限制了北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面对挑战,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旨在打破自然束缚,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自2002年正式开工以来,南水北调工程不仅有效缓解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更以其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中国绿色发展的一个新典范。

  解决水资源危机,保障民生福祉。南水北调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施工,建立起了一条跨越长江、黄河、淮河、海河四大流域的“水脉网络”。据统计,截至2023年初,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已超过5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一条条流淌的生命之河,滋润着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地近一亿人口的生活用水,居民饮用水质量得以提升,农业生产得到了保障,工矿企业运营更加顺畅,民生改善成效显著,极大地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重构生态格局,守护绿水青山。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不仅是水资源的重新分配,更是一次生态环境的全面修复,充分体现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在规划与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严格遵循生态保护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比如优化线路设计以避开自然保护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减少水土流失等。通过回补地下水、恢复河流湖泊湿地,南水北调工程有效地改善了沿线的生态环境,北方地区曾经干涸的河道重新焕发生机,湿地面积显著增加,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此外,水质监测显示,调水水质稳定达标,实现了生态补水与城市供水双保障,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经济赋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的推进,不仅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还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新增水源使得农业灌溉得到保障,粮食产量稳步提升,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同时,充足的水资源供应吸引了大量企业和投资项目落户,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中线工程的通水,对于京津冀地区而言,无疑是一场“甘霖”,在缓解了用水压力的同时,旅游、休闲、康养等第三产业因生态环境的改善而蓬勃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水北调工程正是将这一理念付诸实践的最佳例证。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勇气,它是现代水利史上的奇迹,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这项工程不仅解决了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历史难题,更开启了北方大地生机勃勃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工程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南水北调必将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从而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四岳)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