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6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截至2024年9月底,我国实有民营经济主体总量达18086.48万户,占经营主体总量的96.37%,同比增长3.93%,10余年间增长超4倍。其中,民营企业5554.23万户(同比增长6.02%)、个体工商户12532.25万户(同比增长3.03%)。
民营经济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从我国民营经济经营主体10余年间增长数据中,能够清晰地看到民营经济的强劲活力。面向未来,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与升级,民营经济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将继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中国经济迈向新的高度。
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大主体。民营经济在创造就业和提升居民收入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民营企业在数量和规模上的快速扩张,直接带动了就业市场的活力和稳定。尤其是在近年来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大背景下,民营企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够迅速调整战略、优化业务,从而维持就业岗位。民营经济既为民又富民,既兴国又裕国,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与面貌。
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实践证明,中国改革开放改变了民营经济的命运,进而解放了蕴藏在千百万创业者身上的无限潜力,激发了蕴藏在亿万民众内心的无限活力。技术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而民营企业在这方面的表现尤为亮眼。比如,民营经济中涌现出大量“专精特新”的创新创业型企业。这类微观主体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培育了新成果、新业态、新模式,为经济转型注入持续动力。要进一步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共同推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双轮驱动的创新,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深度融合,形成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局面,提升科研成果向新兴产业化应用的效率,使之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载体。
拓展民营经济发展空间,鼓励融入产业链与创新链。当前,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受到政策支持,参与到重大科技项目中来。《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民营企业500强中,414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九成以上企业从不同层面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近九成的企业采取多种措施实施绿色低碳发展。顺势而为,应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大基础和前沿研究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主动参与国家重大科技行动和创新课题,争当创新先锋,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更大作用。
营造最好的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民营企业枝繁叶茂、万木争荣,民营经营主体占比进一步提高,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得益于市场经济的公平。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已经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工作。前不久,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要以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为契机,持续优化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帮助民营经济解决发展中的困难,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