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1月29日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累计收购秋粮1.2亿吨,进度快于上年,收购工作进展顺利。从区域看,南方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在四至五成,东北粳稻二成左右;华北、东北玉米收购进度二到三成;东北大豆开始集中上量,收购进度一成半左右。从价格看,中晚稻收购均价每斤1.3元左右,优质优价特征明显;随着饲料养殖需求稳步回升,玉米、大豆价格逐步企稳,企业收购积极性有所提高。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我国有着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这是个庞大的数字。解决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粮食安全这根弦就必须时刻绷紧。通过收购粮食,可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粮食供应市场。秋粮收购是全年粮食收购的大头,涉及的品种多、范围广、数量大。秋粮收购工作能否做好,直接关系到我们的吃饭问题。而今累计收购秋粮1.2亿吨,进度快于上年,让我们端牢饭碗心里有底了。
收购顺,民心安。对于很多农民而言,卖粮是重要的收入来源。粮食能否卖个好价,始终也是农民群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看到,秋粮收购中,河南、江苏、黑龙江、安徽四省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同时,中晚稻收购均价每斤1.3元左右,优质优价特征也渐趋明显。一些粮食企业还通过预约收购、订单收购、上门收购、绿色通道等个性化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卖粮难题。累计收购秋粮1.2亿吨,农民在寒冬中卖上“暖心粮”,幸福感也浓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累计收购秋粮1.2亿吨也表明,后面还有着更多工作要做。比如,减少粮食损失浪费就应抓紧。要知道,全球有约14%的粮食在收获后到零售前的供应链环节被损失掉。当前正处于秋粮收购关键时期,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指导和服务,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及时提供清理、干燥、收储等服务,帮助农民减损增收。推而广之,虽然粮食连年获得丰收,也应持续加大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工作力度,守护好自己的“粮袋子”。
随着天气转寒,可以进一步健全完善专用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平台功能,提高预约收购的便捷性和实用性,让售粮农民群众少跑腿、少排队、快售粮。当然,做好装卸指引、过磅称重、质量检验、账款清算等各环节工作,也绝不能出现任何纰漏。一旦发生灾害天气,也要在第一时间出台针对性措施,及时优化收购安排,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因灾损失。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 ,扎扎实实做好秋粮收购各项工作,“中国饭碗”才能装得更满、端得更稳、成色更足。(杨飞)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