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具身智能”踏歌而来 未来产业加速崛起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928182
【全国两会地方谈】“具身智能”踏歌而来 未来产业加速崛起 谈政论经-长白时评 罗丹 3928182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全国两会地方谈】“具身智能”踏歌而来 未来产业加速崛起
2025-03-0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在科技浪潮汹涌、创新蓬勃发展的当下,具身智能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这一表述,让具身智能这一前沿领域迅速跃入公众视野,也标志着我国对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视提升至全新高度。

  何谓具身智能?就是将人工智能融入物理实体,赋予其如人类般感知、学习并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形象地说,就如同为机器人注入“灵魂”,使其不再只是机械执行指令的工具,而是能够依据环境变化灵活决策、自主行动的智能体。尽管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50年代便已提出,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直至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传感器、通信技术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具身智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的新契机。特别是今年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与迅速普及,更是让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我国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多地纷纷布局,力求抢占这一产业的新高地。北京发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27年底,突破百余项关键技术,产出不少于10项国际领先的软硬件产品,推动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规模化落地,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从技术创新、平台支撑、场景牵引、生态优化等多个维度,全方位推动具身智能领域发展。浙江早在去年9月便印发方案,前瞻性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广东则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与丰富的应用场景,大力发展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机器人,并高标准建设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十余个省市出台政策支持具身智能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人工智能 +”行动,为加快布局新产业新业态助力。新兴产业活力四溢,具身智能产业必将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潜力与挑战、机遇并存的产业发展之路。具身智能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自机器人登上春晚舞台,人们对其走进日常生活充满期待。电商平台上,“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尽管价格高昂,却依旧供不应求,二手平台甚至出现出租机器人的店铺。在企业层面,包括优必选、宇树科技、星动纪元等人形机器人企业崭露头角,掀起发展热潮,在制造业、医疗、物流等领域开始深度应用,尤其是与制造业的融合,加速了人形机器人的迭代成熟。当然,具身智能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在技术层面,电机、减速器、专用芯片等关键零部件,以及仿生材料、轻量化材料等基础材料,仍需加大研发与产业化投入力度。此外,产品成本较高,各地布局尚未形成完善、协同的产业体系,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合作也有待进一步加强。然而,挑战亦是机遇,只要直面挑战、抓住机遇,“具身智能”便能在我国这片沃土上实现壮美腾飞。具身智能产业前景广阔。随着技术的持续突破与产业生态的日益完善,具身智能将如同互联网、人工智能一般,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生产领域,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农业、物流等行业,实现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生活领域,陪伴型机器人、养老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等将走进千家万户,为人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提升生活品质。具身智能产业必将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具身智能”已踏歌而来,未来产业正加速崛起。为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我们应加快具身智能通用平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这将有助于打破技术壁垒,促进技术共享与产业协同,加速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下,我国具身智能产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引擎。让这一新兴未来产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我们拭目以待!(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