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的心声是时代的晴雨表,其行动更是驱动生产者前行的动力源泉。“这些Jellycat毛绒玩具的笑脸,看着就让人心里暖乎乎的,老是忍不住想集齐下一个。”90后的科技行业从业者陈可拉说道。尽管她日常工作满是理性与逻辑,但在生活中,却对毛茸茸的卡通玩具有着特殊的偏爱。对她而言,这些玩具不只是可爱的装饰,更是情感的重要寄托,陪伴着她的生活。近年来,随着年轻人对情感共鸣需求的攀升,“悦己消费”逐渐崭露头角,成为一种新潮流,也给生产者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悦己消费”意味着消费多元功能的回归。消费不仅要满足物质层面的需求,更要慰藉精神情感的渴望。如今,我们早已告别物质匮乏的年代,消费对精神情感需求的满足愈发关键。加之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大,人们的精神情感需求也日益丰富。“悦己消费”的兴起,可谓顺理成章。
2024年“双11”的销售数据表明,青年人的消费品类选择,正从“什么划算买什么”转变为“什么喜欢买什么”。这一转变清晰地折射出“悦己消费”的趋势。“什么划算买什么”侧重于物质与金钱考量,而“什么喜欢买什么”则着眼于精神情感需求。当下市场中,许多年轻人不再只关注产品的实用功能,而是更看重商品与自身情感连接及体验的深度,情绪价值已成为他们消费的重要驱动力。这不仅是消费文化的进步,更是消费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标志。“喜欢”,意味着对精神的抚慰、对情感的滋养,是通过消费寻觅一处精神家园、情感寓所。
这种“悦己消费”不仅体现在个人消费的转变上,还延伸至与他人的互动层面,正悄然构筑起“社交+消费”的全新场景。在深圳工作的韩一晗在朋友圈分享了抢到盲盒的购物截图。她表示:“抢盲盒不只是为了得到商品,更像是一种社交方式。”如今,动漫展、手工店、网红打卡地等,正成为年轻人社交的新阵地。从漫展周边的交换,到拍照“搭子”的互助,再到手工体验的共享,年轻人正以全新方式诠释消费。在这些新兴场景中,他们既是消费者,也是参与者与创造者,让每一次消费都化作独特的体验与记忆,收获精神的愉悦、情绪的满足,以及对时代的融入感。以“悦己消费”为基石,以“社交+消费”为载体,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与消费幸福感正轻盈走来。
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选择为自己的爱好买单,借此缓解压力、提升生活品质,这已然成为大势所趋。快节奏生活的背后,是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人们唯有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当然,这也向企业和商业提出了新课题,促使生产端深入研究时代特点与消费心理,从千篇一律、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迈向个性化、情感化的新阶段。而
新一代消费者正从“悦己消费”启程,沐浴在“社交+消费”的明媚春光里。我们期待,在这片春光中,消费者与生产者能够同频共振,实现双赢,共同营造时代的温馨与和谐。(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