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草案)》。会议指出,针对快递包装问题对条例进行专项修改,有利于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快递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产业,也是推动流通方式转型、促进消费升级的现代化先导性产业。我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连续十年位居世界第一,年人均快递使用量超过90件。快递包装使用显示出总量持续增加、过度包装问题仍存在和回收再利用率低的特点,造成快递包装废弃物逐年增加,快递包装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修改《快递暂行条例》,有利于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让生产生活逐“绿”前行。
快递业逐“绿”而行,大势所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快递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递包装治理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如今,我国快递业务量已实现从“年均百亿”到“月均百亿”的大跨越。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快递产生的包装废弃物与日俱增。妥善处理快递包装,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方面意义重大。邮政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电商快件中,不再进行二次包装的比例已超过95%,同时,超过10亿件邮件快件使用了可循环包装,回收复用的高质量瓦楞纸箱也达到了8.2亿个以上。事实证明,解决快递过度包装问题,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有利于促进包装转型升级,进而让绿色消费走进生产生活。
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离不开政策支撑。快递业连接着供给侧和消费侧,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2018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快递暂行条例》,以行政法规规范快递业健康发展。在治理快递过度包装、快递包装问题方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不少政策。比如,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国家邮政局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的意见》,提出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明确了2022年和2025年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的量化目标。2023年交通运输部出台《快递市场管理办法》,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要求邮政管理部门应当引导用户使用绿色包装和减量包装。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快递暂行条例》决定,为新形势下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提供了新的遵循,必将产生积极引导作用。
推进快递包装“绿色革命”,需要多方发力。推动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需要从认识到接受再到自觉形成习惯的一个过程,在推进中需要全链条合力解决问题。比如,鼓励快递企业加强上下游协同,设计并应用满足快递物流配送需求的电商商品包装,推广电商快件原装直发;指导电商平台企业对其自营业务提供的常用型号快递纸箱进行减量,逐年增加减量纸箱使用比例;鼓励电商快递企业运用信息技术,综合分析快件数量、体积和包装箱尺寸等基础数据,智能推荐包装方案,提高包装与寄递物的匹配度,通过优化包装结构减少填充物使用,实现科学简约包装。通过宣传引导、强化服务、典型引路,把快递绿色包装融入到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营造绿色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推动循环经济蓬勃发展。(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