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 +’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在此背景下,多地积极探索运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对政务服务系统进行升级,AI 的助力正为政务服务带来诸多积极且多元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多维度的,它们释放出满满的幸福感,为民众打造出强烈的获得感。“AI + 政务服务”这一加法的结果并非单一,而是蕴含着丰富内涵:AI + 政务服务 = 方便 + 快捷 + 优质方案……
便捷赋能,为群众排忧解难,告别繁琐事务。对于前来政府部门办事的群众而言,最困扰他们的莫过于繁琐的流程与四处问询、来回跑腿的麻烦。而 “AI + 政务服务”恰恰能为群众带来便捷,让他们彻底摆脱这些烦恼。例如,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打造的 AI 政务助手“深小 i”,具备全市域、全领域、全智能的政策解答与办事指引能力。无论是企业服务、人才服务,还是生产相关、民生相关的各类问题,“深小 i”都能迅速给出解答,且一次解答精准率接近 90%。相较于传统的面对面服务、电话客服或网络搜索,它极大地缩短了群众获取信息的时间,增加了群众的幸福感。这种智能服务,真正让群众告别烦恼,办事更加顺畅高效。
快捷高效,加速办事流程,让群众告别漫长等待。“AI + 政务服务”不仅能为群众提供便捷,还能打造办事的智能加速度,使其更加快捷高效。AI 凭借其高速处理问题的能力,为政务服务带来了质的飞跃。在苏州,通过“AI + 政务服务”,办事群众只需扫描二维码,登录“AI + 智慧商事登记”帮办导办平台,口述录入相关信息,系统便能自动生成全套申请材料,无需手动填写任何一个字。在昆山市,AI 赋能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使得“12345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制单受理时间压缩 30%,工单派单流转时间缩短 90%,大大提高了服务的及时性。在浙江,“西小服”同样展现出强大的助力。浙江东讯文化被认定为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后,企业相关负责人在企业服务中心线上平台填写银行账户信息,在“西小服”的协助下,短短几天后就拿到了一万元的政策兑付奖励,其速度之快令人赞叹。“AI + 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算法多思考,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为群众节省了大量时间,让群众能更幸福地拼搏、快乐地奋斗。
减负创新,为基层松绑,激发基层创意活力。我们常说基层工作负担重,虽可减轻一些形式主义带来的负担,但琐碎和机械性工作的负担依旧沉重。而“AI + 政务服务”能够迅速整合数据,依据公正客观的原则给出精准解决方案,处理一般性问题。这一过程不受人情、权力因素干扰,从而极大地减轻了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其从繁琐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如反复解读政策、回答群众问题以及处理各类材料表格等。基层干部摆脱了机械与琐碎的工作后,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身素质提升以及服务群众方法的创意创新上,打造更多让群众幸福感倍增的服务举措。同时,“AI + 政务服务”还能促使行政管理部门改进作风,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多温馨、和谐与美好。
AI + 政务服务 = 方便 + 快捷 + 优质方案……它为全社会树立了“AI +”的引领示范,激励更多部门和行业主动拥抱“AI +”,实现发展的转型升级。时代飞速发展,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在竞争中奋勇争先。从蒸汽机时代、电气时代,到网络时代、信息时代,如今我们已步入人工智能时代。“AI + 政务服务”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人工智能的强大力量,我们应顺势而为,借助“AI +”实现事业的华丽蝶变与腾飞。(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