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五一”小长假期间,一些小而美的县域景点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相关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四线及以下城市旅游预订订单增幅明显高于一二线城市,印证了县域小众景点日益受到青睐。
县域文旅为何火热?核心在于适应旅游市场的变化,更好满足游客的需求,善于做实做优特色大文章。很多县城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吃喝玩乐一应俱全,还拥有原汁原味的风土人情,往往能够给人带来“惊喜”。另外,相比大城市热门景点,县域不仅没有人山人海的现象,而且异质性、差异化明显,消费也不高。综合诸多因素,选择特色县域旅游性价比较高。
“县域文旅热”,并非所有的县域都热。县域旅游火爆看似偶然,实则是厚积薄发,在做好市场需求调研、消费热点跟踪、消费心理探测的基础上,将自身优势放大、拓展的结果。近年来,很多小城市不但拥有高铁直达等便利的交通,文旅产品供给也日益丰富。有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以来,10个省级行政区共新增127家4A级景区,其中65%分布于县城及县级市。换言之,只有具备了旅游业发展基础条件,再注重做优特色,方能吸引人气。
做优县域文旅特色,需挖掘好文化资源潜力。纵观今年五一文旅火爆的三四级城市,大都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这些元素构成了县域文旅的核心竞争力。无论是别致的老村落、传统而神秘的民俗,还是独特的地理风貌,都能让游客感受别样的风情。这恰好契合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发展理念。将文旅融合做足做活,让小城市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也让游客在旅行中获得了更加真实、深刻的体验。当然,县域不光指县城,还包括充满活力、更具魅力的乡村,乡村游更有特色文章可做。
做优县域文旅特色,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融合”空间。旅游业是一个带动力较强的优势产业,近年来各地在文旅融合的发展实践中,将传统的商业综合体注入了文化与旅游元素,将融合的空间拓展到“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各大业态,商业与文化、旅游和主题娱乐融合碰撞,为游客提供场景化、体验式、互动性服务,令游客流连忘返,这种出游方式尤其受到年轻、家庭群体的欢迎。其实,结合各地资源特色,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康旅融合、商旅融合,不断创新项目开发运营模式,培育更多新型业态、融合产品,打造一批更具影响力的文旅产品,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延续“县域文旅热” ,需多方营造持续发展的环境。要强化统筹思维,着眼长远发展,盯住并把握住旅游日益追求个性化、小众化、舒适感的趋势,扬长避短、乘势而上、不断创新,力求让“小众旅游”出圈,升级为“精品旅游”。要深入探索合作共赢运作模式,积极创造条件,与地域相邻、特色相近的县区联手,串珠成链,做大区域优势。同时,要不断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对创新的探索要减少行政干预,允许大胆尝试,逐步加以规范,用创意创新赋能旅游产业发展,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边界,提升旅游产业创新供给能力,增强产业吸引力。(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