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立冬:寒凝大地,蕴藏希望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897105
二十四节气丨立冬:寒凝大地,蕴藏希望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897105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二十四节气丨立冬:寒凝大地,蕴藏希望
2024-11-0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昨日告别秋天,作别深秋的硕果与厚重,人间至此秋色尽;今日拥抱立冬,迎接冬日的肃穆与辽阔,冰雪寒风从此始。11月7日,立冬节气如期而至。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冬”的甲骨文字形,像一条绳子的两端各打一个结,表示一个周期的结束,本义是终结的“终”。周朝的金文开始,“冬”字字形既表示终结的“终”,也表示冬天的“冬”,春秋以后,“冬”和“终”分化,“冬”有了自己的两种字形,一种在中间加“日”字,表示太阳被包裹起来,不暖和了;一种在底下加“欠”,就是冰,也叫两点水,表示寒冷。 “冬”就是一年结束时最冷的那段时间,也是一年生植物生命周期终结的时候。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大地仿若一位饱经风霜的智者,开始悄然换上冷峻的妆容。立冬,是季节交替的标志,带着岁月的庄重,为世界带来别样的景致与深刻的启示。

  年年冬日,岁岁立冬,总有不同。2024年的立冬,韵味独特。冷空气如凌厉的先锋,早早地在大地上纵横驰骋,宣告着冬季的主权。寒风呼啸而过,像一把无情的刻刀,雕琢着世间万物的轮廓。山川河流在寒冷中逐渐变得沉静,城市与乡村也被这股寒意包裹,人们纷纷添衣保暖,抵御冬日的侵袭,迎接冬日的磨砺。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规律。立冬有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江河湖泊的水面开始凝结成冰,那是水在低温下的华丽变身;大地也在寒意中渐渐冻结,土地变得坚硬,承载着冬日的重量;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这个时节,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这些自然现象的更迭,是大自然无声的语言,讲述着立冬时节的故事。水始冰,地始冻,是现实主义的写照,雉入大水为蜃是浪漫主义的想象,立冬三候,现实与浪漫的融合,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立冬的寒冷,催生了独特的生活情趣。在这个时节,温暖的炉火成为了人们的最爱。围炉而坐,煮上一壶热茶,温上一杯美酒,谈天说地。美食在立冬焕发出别样的魅力,饺子、羊肉汤等滋补佳品纷纷登上餐桌,为人们抵御寒冷提供能量。每一口温热的食物,都是对身体和心灵的慰藉,在寒冷的冬日里,温暖从舌尖蔓延至全身。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冬季是享受丰收、休养生息的季节。文人墨客对此多有咏叹:“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立冬在古代社会是“四时八节”之一,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中国部分地区有祭祖、饮宴、迎冬等民俗,立冬有吃饺子、吃甘蔗、吃生葱等食俗。立冬,不仅是自然之冬的起始,更是心灵沉淀的季节。在这寒冷的日子里,万物看似蛰伏,实则蕴藏生机。就像那深埋在地下的种子,在冰天雪地中默默积蓄力量,等待着春天的召唤。我们在立冬时节,应如大自然一般,学会内敛与沉淀。让浮躁的心在寒冷中平静,审视过往,规划未来。在冬日的寂静里,寻找内心深处的力量源泉,为新的征程做好准备。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立冬的农事活动,浇冬水、冬耕、积肥等。

  秋冬始交,万物收庭;寒炉美酒,闲话暖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冬之后,天地空旷,山河大地简洁、朴素、悠远。立冬,是大自然的一场宏大演出,用寒冷与寂静演绎着生命的坚韧与轮回,提醒我们:岁月长河,寒凝大地,亦有风韵,顺应自然,心怀希望,养精蓄锐,静待来春。(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