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强教师待遇保障,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文件从医疗健康、文化提升、生活服务、住房保障及其他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尊师惠师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就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加强教师待遇保障,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合法权益,让教师享有崇高社会声望、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之一。实践证明,尊重教师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具体体现。
尊师重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无数事例彰显尊师重教的益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尊师重教带来的积极影响。那些备受学生尊敬的老师,往往能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以更大的热情和责任感去培育学生,他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学生们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而社会对教师的尊重和认可,也能让教师们提升职业荣誉感、获得感与幸福感,感受到自身价值的意义,从而更加坚定地投身教育事业。
尊师重教,要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落到实处。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切实把重视教育、关心教师作为重要任务,加大各级各类教师收入、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待遇保障力度,依法维护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的各类权益,提升教师荣誉表彰力度,帮助教师解决教学、科研、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让广大教师没有后顾之忧,潜心教书育人。
尊师重教,应该成为社会共识和行动。当前,我国正进入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时代,更要持续发扬尊师重教社会风气。进一步加强尊师惠师工作,需要牢牢把握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努力为教师想办法、做实事、办好事,为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创造良好环境,让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之一。只有这样,才能让“师道之光”薪火相传,成为推动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教育是强国的基础,教师是基础的基础。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组织领导、发展规划、资源保障、经费投入上加大力度,优化强师惠师各类举措,使强师举措更实,惠师政策更好,尊师氛围更浓,共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更多源头活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