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踏雪寻梅,腊八翩然而至。1月7日,农历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腊八粥,暖冬寒,团团圆圆来过年。我们喜迎春节,就是从一碗热乎的腊八粥开始。腊八粥香,开启年味之旅。
从远古走来腊八节,承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任何节日都有历史的渊源,都有生活的甘泉,腊八节,俗称“腊八”,源于先秦时期的“腊祭”。“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后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臘(腊)”这个字,来源于“獵(猎)”,其中的“巤”来源于禽兽的毛发。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作腊。古人每年都要举行冬祭,用猎获的禽兽祭祀祖先、攘除灾祸、逐疫迎春,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和家人平安,俗称“腊祭” 。无论是祭祀祖先,还是期盼平安,都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盼,由于每年的“腊祭”均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则称为“腊日”,一开始,这一天不固定,直至秦汉时才选定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魏晋南北朝时,“腊日”又融入了佛教的传说故事,给“腊日”增添了新的含义,并固定在了腊月初八这一天。腊八节从远古走来,从朴素的期盼到后人的选定,再到佛教文化的融入,腊八节汲取中外文化滋养,阔步向前,中国魅力,熠熠生辉。
节日总是与美食相伴,过年饺子,元宵汤圆,清明烧麦,端午粽子,中秋月饼,等等。节日与美食双向奔赴,节日让美食有了独特含义,美食让节日更加固化在精神殿堂。腊八节,也不例外。腊八这天,喝腊八粥是我国南北共有习俗,人们将红枣、花生、桂圆、莲子、核桃、粳米等和各种豆类合水熬制成粥。营养丰富,美味佳肴。“腊八熬粥的习俗约始于宋代,明清时期盛行,并延续至今。腊八粥盛满了老百姓盼丰收、保健康、祈平安的美好愿望,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期许。”我国幅员辽阔,腊八习俗在各地也不尽相同:北方地区有“醋泡大蒜瓣儿”的习俗,名曰“腊八醋”;陕西关中,腊八当天流行吃腊八面;安徽黟县,腊八前后,家家户户食用自行晒制的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等等。同中求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精彩纷呈。腊八粥成为中国美食文化的芬芳名片,成为中国区域精彩的飘香故事。
当然,腊八节还是一个起点,一般从腊月初八开始,春节的幸福感、过年的味道,就从味蕾上开启了。民俗美、年味浓,“腊八”,奏响红红火火过大年春节序曲。“过了腊八便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我国的春节,从腊八开始,一直到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营养充盈,生机勃勃,奔赴春天的梦想。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寓意来年元气满满、红红火火,过年的“仪式感”就从腊八开始,庄重、严肃、希冀,希望洋溢,梦想美好。
腊八,春节启航,从腊八开始,迈出喜迎春节节奏;粥香,开启年味之旅,腊八粥飘香,年味日益浓郁。一碗腊八粥,千载中国味,年味第一香。拥抱巳巳如意,牵手世界非遗。天寒粥暖,情深意长,一碗腊八粥,温暖冬天,赋能奔赴春节脚步,滋养拥抱春天力量。(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