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终章,藏岁启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致的意思,大寒节气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最寒冷时节,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一年的收官。凛冬时,大寒至,围炉夜话享温暖。大寒岁终,冬去春来,大寒一过,又开始新的一个轮回,我们一起奔赴春天。
大寒风俗,年味浓浓。每到大寒至立春这段时间,有很多重要的民俗。“食糯”,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纵饮”,指放开宴乐; “做牙祭”,俗称美餐一顿,“打牙祭”由此而来;“除尘”“打尘”,就是大扫除;“糊窗”,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腊味”,“腊”是一种肉类食物的处理方法,是指把肉类以盐或酱腌渍后,放于通风处风干;“赶婚”,腊月底“诸神上天汇报一年工作情况去了”,人间百无禁忌,赶在这时婚娶不用挑日子,又是农闲,所以旧时民间景象是“岁晏乡村嫁娶忙”;“趁墟”,亦作“趁虚”或“趂虚”,南方谓趁墟,北方谓赶集,置办年货;“洗浴”,与“除尘”有相同用意,是搞好个人卫生,寓意洗去一年烦恼和晦气,“有钱没钱,洗澡过年”。今年大寒期间会先迎来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是民间称谓的小年,又称小岁。民间最隆重的一件事就是“祭灶”,也称祭灶节、灶神节、灶王节。为让灶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民间祭灶时兴供奉麦芽糖,喜称“糖瓜粘”,意在让灶神粘嘴甜心,多说好话。祭灶习俗,幽默风趣,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大寒,虽然天气寒冷,但是心里温暖,年味日益浓厚。
大寒三候启迪人生,大寒花信温暖生活。天人感应,崇尚自然,学习自然,感悟自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从自然中汲取滋养,充盈思想,强大精神,丰富情感。大寒三候,一候一故事,动物的故事,人生的启迪。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鸡始乳”寓生命萌动,“征鸟厉疾”显逆境智慧,“水泽腹坚”示坚守等待。这是自然界的智慧,也是对人生的启迪,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勇敢地面对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像水域中的冰层一样坚守信念,等待春天的到来。大寒节气虽然冷,江南一带依然有花开,大寒第一候花信风,瑞香花开,其小,锦簇成团,清馨高雅,芳醇持久;第二候花信风兰花,兰花的花色淡雅,香气清而不浊;第三候花信风是山矾花,多生浙江诸山。这些花,面向寒冷绽放,让人充满喜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暖意。大寒“冬藏”转“春生”,养阳滋阴防风寒。是身体的滋养,也是精神的滋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互相奔赴,共同构成中华大地的多姿多彩、中华文化的美妙神奇。
心藏后凋节,岁有大寒知。大寒迎年,静待春归。寒冬岁暮听风雪,静待春来万物生。这是一个需要沉住气的节气,这是一段修养心性的日子,这是一段梦想春天的时节。寒气逆极,终藏有尽。春息暗涌,新律遂启。大寒迎年,寒辞旧岁。大寒,二十四节气最后一站,下一站,就是春天。大寒收官,春节正笑容可掬地向我们走来。(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