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地方谈】“博物馆热”温暖时代,启迪现代中华文明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29416
【全国两会地方谈】“博物馆热”温暖时代,启迪现代中华文明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2941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全国两会地方谈】“博物馆热”温暖时代,启迪现代中华文明
2025-03-1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3月10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开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广大民众热衷于走进博物馆,透过文物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这一现象令人欣喜,同时也激励着考古工作者做好考古发掘、文物阐释与展示工作。当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越来越多人踏入博物馆,探寻历史脉络,感悟文化魅力。这股热潮,不仅温润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现代中华文明注入全新活力。

  “博物馆热”,美好生活需求的生动映照。改革开放四十余载,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在物质生活渐趋富足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愈发强烈。2025年春节期间,初一至初七,全国博物馆接待观众达7200万人次。殷墟博物馆自去年2月开馆,今年2月观众量达180万;三星堆博物馆去年接待观众高达600万人次。博物馆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承载地,为人们打开一扇了解过去、认知当下、展望未来的窗口。在这里,人们能够观赏珍贵文物,领略历史厚重;聆听历史故事,汲取智慧力量;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精神世界。作为重要文化产品,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民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博物馆热”的兴起,彰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

  “博物馆热”,文化自信增强的有力见证。“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博物馆中的文物便是历史文化的实物例证。从古老石器、精美青铜器,到绚丽陶瓷、典雅书画,每件文物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展现出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当人们步入博物馆,目睹这些珍贵文物,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便会油然而生。“博物馆热”的持续高涨,表明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不断增强,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肯定愈发深刻。这对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意义重大。

  “博物馆热”,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新契机。近年来,各地博物馆积极创新展览展示形式,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让文物“活”起来。例如,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展览,使观众仿若穿越时空,与历史亲密接触;开发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将文物元素融入日常用品,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同时,博物馆加强与学校、社区合作,开展各类文化教育活动,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让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并热爱传统文化。这些举措既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开辟新路径。

  面对“博物馆热”,我们需思索如何更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博物馆服务质量与水平。一方面,要加大博物馆建设投入,完善设施,丰富展览内容,提高展览品质,增强博物馆吸引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与服务意识,为观众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此外,还需强化博物馆宣传推广,让更多人知晓博物馆功能与价值,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博物馆是保护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桥梁。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魅力,汲取文化滋养。“博物馆热”的兴起,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文化繁荣的生动体现。我们应珍视这股热潮,充分发挥博物馆作用,让其成为人们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的重要场所,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现代中华文明贡献力量。(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