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春”潮涌动草长莺飞 “分”芳人间花红柳绿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32117
二十四节气|“春”潮涌动草长莺飞 “分”芳人间花红柳绿 文体娱教-长白时评 罗丹 3932117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二十四节气|“春”潮涌动草长莺飞 “分”芳人间花红柳绿
2025-03-2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路边花开,远方柳绿,燕子回归,春色中分,人间芬芳。3月20日17时01分,我们迎来了春分节气。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自此,中国大部分地区踏入明媚的春天。此时,太阳直射赤道,黄经行至0°,春阳缓缓升腾,惠风和畅轻拂。“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桃李争艳斗芳,油菜铺金溢彩,暖意迸发,千枝竞秀,万象峥嵘。

  “春”之美好,“分”之奇妙。“春”字,蕴含美好意象。三人日间游玩,即为“春”,描绘出一幅景色秀丽,众人结伴出游,其乐融融的画面。“分”字妙意无穷,“季节平分”,传统上,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春分日恰处两个节气之中,精准平分春季;“昼夜平分”,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昼夜时长相等,各为12小时。从这一美好的时间节点起,光明渐长,气温趋暖,景色愈美。此字也让人联想到敦煌飞天,其飘带将天空分割成对称弧线,手中花瓣却朝着不同方向飞舞。恰似春分之后,人们或踏青寻芳,或埋首耕种,将思念寄予纸鸢,把希望播撒进泥土。自然之花、耕耘之花、情感之花,皆在春天绚烂绽放。

  物候文化,自然的诗意与智慧。聪慧的中华民族通过对自然的细致观察,总结出独特的物候文化。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这不仅是春分时节典型的物候特征,更是生命蓬勃、活力四溢的生动折射。无数文人墨客受此启发,笔下流淌出寄怀隽永的诗篇。“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尽显春郊秀景的明媚悠然;“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饱含触景惜时的深沉忧叹。仰望星空,亦有中国式浪漫。西望冬星残留的韵味,东赏北斗指向春天的指引。我国古代有“斗柄东指,天下皆春”之说,夜幕降临时,当看到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便意味着春分已至。在春分时节,选择晴朗且光污染少的夜晚,前往远离城市的郊外或乡村,寻觅夜空中那神秘的“勺子”,感受“斗转星移”间传承千年的智慧,穿越时空,感悟春分的神秘魅力。

  春分时节,耕耘与收获的协奏曲。“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分时节,正是耕耘的关键时刻。立春开启希望,雨水滋润大地,惊蛰唤醒万物,春分忙碌登场。北方的麦田里,南方的水田中,处处是春耕忙碌的身影。万象“耕”新,农事繁忙,希望的田野奏响“春之曲”。安徽蚌埠,小麦拔节正当时,智慧田管实现精准高效;四川江油,春耕备耕有序推进,高标准农田助力农民增收;江苏如东,紫菜抢收正忙,价格同比增长约三成;等等。与此同时,游园赏花、打卡拍照,春日文旅消费热度高涨。低空赏花、竹排泛舟等,春日经济遍地生“金”,人们沉浸式体验“花漾生活”。春分时节,不仅播种下希望的种子,更收获“春日丰收”的硕果,这既是乡村振兴的结晶,亦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成果彰显。

  春分民俗,欢乐与幸福的交织。春天忙碌却充满快乐,繁忙之余,人们亦不忘追求精神的丰盈与生活的幸福。春分民俗,洋溢着欢乐美好。“春分到,蛋儿俏。”春分当日,阴阳相半,据说此时最易将鸡蛋立起,春分立鸡蛋寓意着旺运。清气上升、微风轻拂,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放风筝既能活动筋骨,又可消除“春困”与“郁闷”。“春菜”,即野苋菜,乡人称作“春碧蒿”,春分采回的春菜,常与鱼片同煮成“春汤”。此外,挨家送春牛图也是春分习俗,春牛图以二开红纸或黄纸印制,上有全年农历节气及农夫耕田图样。春分这天,农民会煮好十多个或二三十个不包心的汤圆,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谓之“粘雀子嘴”,以防雀子破坏庄稼。多样的游戏、美味的食物、多彩的活动,构成了其乐无穷的春分民俗画卷。

  惊蛰雷声尚在耳畔回响,清明烟雨隐约可见,春分书写自然翠色。天地为笺,耕织有序,沃野欢歌。春分时光,希望拔节,岁月含香;万物如诗,沐风前行,从容滋长。“春”潮涌动草长莺飞,“分”芳人间花红柳绿。(殷建光)

初审: 罗丹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