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5日)立夏,立夏,一道鲜明的界限,划分出春天与夏天。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也是夏季的起始,通常在每年公历5月5—7日交节。“立”,有建立、起始之意;“夏”,在古语中代表“大”。万物至此已逐渐长大,故而得名“立夏”。立夏节气的显著气候特征之一,便是阵雨雷雨过程显著增多,它标志着万物步入生长旺季,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节气。“立”足当“夏”,万物向着盛大生长。
时至立夏,绘就繁茂生态长卷。在《月令七十二候》的记载里,立夏被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蛰伏于泥土中的蝼蝈,在立夏之际破土而出,以独特的鸣唱宣告盛夏将至,这其实是蝼蝈用前足摩擦前胸背板发出的求偶信号。随着蝼蝈的鸣叫,蚯蚓也苏醒过来,舒展身躯,穿梭于土层之中,将枯枝落叶拖入地下,又把富含矿物质的深层土壤翻至地表。正如《农政全书》所记:“蚯蚓出,可耕矣。”蚯蚓在土壤中辛勤耕耘,编织着大地的“经纬”。与此同时,王瓜的藤蔓奋力向上攀援。在民间,王瓜还是制作凉茶的常用原料。这些物候的有序排列,构成了一幅精妙的生态链图谱,尽显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
立夏时节,尽显农忙民俗风情。“春争日,夏争时。”立夏时节,农事繁忙。南方的早稻已进入分蘖期,油菜也开始结籽;北方地区的冬小麦正扬花灌浆。春播的大豆、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作物,都已相继出苗。农民们频繁穿梭于田间,仔细锄地,为大地松土,防止水分蒸发,同时除去杂草。正所谓“一天不锄草,三天锄不了”,每一次的弯腰与起身,都承载着丰收的希望,让喜悦在田间悄然生长。在农业繁忙的同时,各地的立夏民俗也丰富多彩。在南方部分地区,有“尝三新”的习俗,人们会用新熟的樱桃、青梅和麦子,先用以祭祖,而后品尝。还有充满趣味的斗蛋游戏,流传着“立夏蛋,满街甩”的俗语。在福州,民间认为立夏食用碗糕、井糕能明目,因此它们成为当地立夏节日里敬老爱幼的吉祥食品。一些地方在立夏吃罢中饭还有秤人的习俗。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则保留着“食粥度立夏”的传统。农业的辛勤劳作是为了收获的期盼,民间习俗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望。立夏时光,处处孕育着美好。
生如夏花,绽放卓然自立光芒。风暖昼长,绿意铺满山野,万物竞相生长。自然界的万物在夏天蓬勃发育,人世间也在夏日里昂扬奋进。此时,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趋近成熟,从翠绿的根茎间绽放出一片灿烂金黄;青涩的梅子、甘美的枇杷、清甜的樱桃,构成了夏花烂漫、瓜果香甜的美好景象,大自然为立夏呈上了硕果飘香的馈赠。人间活力在立夏时节尽情释放。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5月5日16时30分,2025年中国内地五一档(5月1日至5月5日)档期总票房(含预售)突破7.2亿元;“五一”假期,“农文商旅体”深度融合,释放出多彩活力,各种“新玩法”拉动假日消费热潮;第137届广交会闭幕,到会境外采购商和出口成交实现双增长;“五一”消费市场呈现诸多新变化,众多独具特色的“独一无二”消费场景成功“破圈”吸粉……“五一”小长假,为立夏注入了强劲的消费活力。
“五一”悄然收官,立夏盛大启航。我们告别春日的温和,迎来夏天的炽烈。繁忙的夏日里,生活处处藏着惊喜;夏风轻拂,美好从不缺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太阳热烈,水波温柔。学会在炽烈中寻得宁静,在燥热中享受清凉,如此,我们便能愈发强大,茁壮成长。人间立夏,正是美好时光。(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