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793583
【地评线】长白时评: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793583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把黑土地用好养好
2023-11-1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一两黑土二两油”,黑土耕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地位重要。2022年8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黑土地保护法》(以下简称黑土地保护法),针对保护黑土地的特点构建法律制度和措施,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意义深远。一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推动黑土地保护法全面有效贯彻实施,保护黑土地优良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系统平衡,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保护好、利用好。

  黑土地是地球上稀有的土壤资源。因其珍贵、肥力高、极具生产潜力,黑土地甚至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据最新统计,我国东北地区约有2.94亿亩典型黑土区耕地,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5.4%。只是由于长期高强度开发利用,加上风蚀、水蚀等侵害影响,导致黑土层厚度和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酸化、沙化、盐渍化不断加剧。保护黑土地已经刻不容缓。习近平总书记就高度重视黑土地保护,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已经施行一年多的黑土地保护法,是世界上唯一一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黑土地的法律。坚持长远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定位,明确特殊的保护和治理修复制度措施,黑土地保护法为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一宝贵的土地资源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一年多来,一项项切实有效的保护制度上升为法律制度,一条条生动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法律规定正转化为黑土地保护和治理修复的实际行动,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越筑越牢。

  起跑决定后程,开局决定全局。总体来看,黑土地保护法施行以来,黑土地保护利用形势持续向好,东北黑土耕地基础设施条件、内在质量和农田生态在稳步提升。“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预计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0%以上。将之从蓝图变为现实,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快形成黑土地在利用中保护、以保护促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格局,以法治方式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让黑土地焕发勃勃生机。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黑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好黑土地,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当然,黑土地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离不开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并遵守黑土地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主动投身黑土地保护实践,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带动身边每个人珍惜黑土地、保护黑土地、用好黑土地,进一步夯实粮食稳产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生态安全。(林溪)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