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日前,随着《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碳达峰“施工图”全部公布。公布“施工图”,工作快奔腾。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昂扬担当中国在行动。
殊途同归,走好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魅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各地都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节点,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这是共同的目标。各地根据自身产业结构、能源资源禀赋等现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提出碳达峰目标,制定了自己的实现路径,没有齐步走,没有一刀切,因地制宜,个性施策,跑好自己的赛道,跑向共同的目标。这样做,一方面是尊重实施,脚踏实地,打造实效;一方面,激发潜能,绽放精彩,百花齐放。在实现碳达峰的路上,必然交响乐章嘹亮,奋斗画卷斑斓,活力澎湃,精彩纷呈。
重点突破,打造引领,破解主要矛盾。实现碳达峰要抓重点,牵住牛鼻子,就能纲举目张,带动全局。“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各地普遍重视工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业碳排放,抓住了碳排放治理的关键环节。《江苏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步伐;《四川省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工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实施方案》强调,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等等。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2年度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累计下降50.8%。发展绿色工业,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工业领域取得显著成效。实现碳达峰,工业领域强力引领,形成带动效应。
直面压力变动力,让碳达峰促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绿色低碳产业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建筑、工业和农业等领域将面临减排压力,尤其是转型中的高碳排放行业将面临较大的压力,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必须直面压力,变压力为动力,推动非化石电力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绿色低碳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以碳排放核算、节能管理、绿色进出口贸易、低碳生态旅游等业务蓬勃发展。截至2022年底,中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17.5%,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620万辆,占汽车总量的4.9%,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我国。加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实现碳达峰目标作出积极贡献,让产业自身走上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创新奔腾,中国行动奋勇向前。
11月30日至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将在阿联酋迪拜召开。中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 ,昂扬担当中国在冲行动。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庄严承诺,是大国担当,“承”必信,“诺”必行,一诺千钧,言出必行,中国行动必然为全球气候治理做出新贡献。(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