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以卓有成效的“三下乡”活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834316
【地评线】长白时评:以卓有成效的“三下乡”活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侯薇 383431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以卓有成效的“三下乡”活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2024-03-29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广泛汇集各方力量,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司法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广电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科协日前印发通知,部署了2024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服务“三农”的重要举措。“三下乡”活动开展28年来,内容日益丰富,渠道持续拓展,形式不断创新,是一项提高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在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的新形势下,对“三下乡”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地应该与时俱进,积极行动起来,让“三下乡”常下常新、走基层越走越亲,把广大农民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

  坚持理论武装先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难啃的硬骨头依然是“三农”工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首先要增强群众对乡村全面振兴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强化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党建引领,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菜单式讲座”和培养“平民理论家”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及时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送到千家万户,促进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努力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等,密切党群、干群联系,绘好最大同心圆,共筑“振兴梦”,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惠农政策在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突出乡村塑形铸魂,全面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三下乡”活动的核心价值在于它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活动中,文艺演出、农业技术培训和医疗义诊等活动形式,都为乡村带来了新的生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要顺应新时代的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眼加强农村思想文化建设,用活用好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等阵地,采用送知识、送技术、送文艺、送电影、送健康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用多姿多彩又接地气的精神食粮,温润农民的精神世界,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营造浓郁的文明乡风,助燃基层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的奋斗激情。

  推动科技助农兴农,不断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竞争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现代农业,需要坚持科技强农,把发展农业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紧紧抓住农民这个主体,让科普“下乡”、让服务“上门”,开展新技术创新、示范、推广工作,搭建数字化公益助农平台,推动科普示范活动、科普项目向农村延伸。尤其要着力解决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让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故事更加深入人心,进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为推动农村科技进步、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增动力、添活力。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让“三下乡”活动常抓常新。“三下乡”活动不是“一阵子”,也不能“一阵风”,既要常下乡,也要常在乡。尤其要深入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着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增强“三下乡”活动的造血功能。要结合实际,建立“三下乡”巡回机制,把集中服务活动与日常服务活动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好“三下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为农业农村农民提供更加周到、温馨的多元化服务,为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注入强劲动能。(久泰平)

编辑:侯薇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