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上,源头活水东流而下,滋润万物;原野之间,藏羚羊长途迁徙,繁衍生息;碧水之下,青海湖裸鲤鱼翔浅底,奋力洄游……从体制试点到正式设园,在“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越来越多的“自然珍藏”被划入国家公园范围内,这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原真性,正得到高水平保护。
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部署。通过建设好国家文化公园,绽放出生物多样性之美,进而增强文化自信心,传承中华文明,让文脉永续流淌。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国家公园体制,目的是实施更严格的保护措施,以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好自然生态系统,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不断筑牢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生态根基。近年来,我国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同时布局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在全国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涉及700多个现有自然保护地。到2035年,中国将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
建立健全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促进生态系统功能持续恢复向好。执法是高质量建设国家公园的重要环节,是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实现保护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各国家公园有关管理机构不断探索,在创新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上立足特色,为构建国家公园综合执法体制积累了有益经验,取得了可喜成果。比如,武夷山国家公园通过采取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执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标准,落实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持续增加,九曲溪流域水质常年保持Ⅰ类,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随着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发现武夷林蛙、武夷山对叶兰等22个新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黑麂等一批旗舰物种时隔多年重新现身。
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让生态优势源源不断转化为发展优势。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国家公园范围内的各地区加快推进绿色转型发展,积极开展特许经营、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伴随着国家公园建设不断推进,越来越多人将享受到更多绿色发展的成果。比如,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启动实施黄牛集中养殖、黑木耳提质增效等一批民生项目;三江源国家公园推行“一户一岗”,青海、西藏共选聘2.3万余名生态管护员;武夷山国家公园提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建立旅游资源共享机制。国家公园生态保护与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有机融合、相得益彰,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成为新时代坚持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
保护国家公园,需要全民尽力。中国国家公园标识由地球、山、水、人和汉字书法等元素构成,标识中连绵的山川构成汉字“众”,寓意山连山、水连水、众人携手保护自然资源。人人担责,众人携手,国家公园将有更明亮的前景,我们生活的家园也必将更加美丽宜人。(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