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农历秋分,我国也将迎来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以“学用‘千万工程’ 礼赞丰收中国”为主题,将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全面展示我国“三农”发展辉煌成就,生动描绘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图景,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
一年一度的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体现着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农民的深切关怀。各地以办好第七个丰收节为载体,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区域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文化韵味十足的群众性庆祝丰收活动,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讲好丰收故事、农民故事、乡村故事,大力营造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浓厚氛围,进而展现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凝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磅礴力量。
丰收是奋斗的果实,是对农民勤劳智慧的回报。解决好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粮食生产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数据显示,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2023年的13908亿斤,增长5.1倍;2023年人均粮食产量493公斤,不仅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也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2024年我国夏粮实现增产、早稻保持稳定,秋粮面积稳中有增,目前长势总体正常,夺取丰收有基础有条件,这是丰收节的底色和底气。亿万农民的辛勤劳作,不仅让自己的“腰包鼓了”,也让“日子美了”,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获得感在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上得到充实。亿万农民成为丰收节的主角,成果展示晒丰收,释放“三农”向好的积极信号,将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
亿万农民庆丰收,全社会共享丰收带来的喜悦。丰收节是活跃城乡市场、促进居民消费的重要平台。近年来,我国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打好“果蔬牌”,推动国民膳食结构从“有的吃、吃得饱”向“吃得多样、吃得科学、吃得健康、吃得绿色”转变。各地不断调优品种结构、提升产品品质、打造地域特色,生产更多更好的农产品,亿万农民朋友在保障人民群众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安全的基础上,又在为让人们吃得营养健康而努力。亿万农民庆丰收,社会各界话丰收,全民参与享丰收,电商促销促丰收,将带动活跃城乡消费。今年丰收节继续组织金秋消费季,消费季活动,一头连着农民的生计,一头连着城市居民的民生,形式多样的产销对接活动,促进农产品上行,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品质化消费需求。活动期间,引导推动各类线上平台设立丰收频道、丰收专馆,吸引城乡居民广泛参与,共庆丰收、共享喜悦。
以节礼赞丰收中国,充分展示新时代农民精神风貌。农民把对土地的深情、生活的希望、梦想的追逐,变成希望田野的耕耘,用汗水浇灌、用知识呵护,收获物质的丰收,同时也实现了精神上的“丰收”。今年丰收节坚持政府搭台搞服务、农民登台唱主角,将组织乡村电影周、农民丰收故事会、村歌大赛,支持农民群众自主开展“村BA”、唱村歌、跳广场舞等活动,展示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激发农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干劲。以丰收节为载体,在体现悠久农耕文化传承中挖掘新的时代精神,让农民丰收节成为备受关注的“精神大餐”,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明的重要窗口,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
学用“千万工程”,续写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故事。坚持农民节日为农民,各地各部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将发布一揽子惠农助农政策措施,推出一系列节日服务措施,办成一批农民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让农民群众有更多更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通过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建设成果展示,在致敬丰收、致敬农民、致敬农耕中,弘扬农耕文化,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新思路、新出路,汇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强大力量。(久泰平)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