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热映,相关周边产品也掀起一波抢购热潮。其中,以哪吒、敖丙为原型的棉花娃娃等潮玩在中国电商平台上迎来热销,市场上一度出现“一‘吒’难求”的火爆局面。这股抢购热潮,是《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带动效应,也让今天的消费市场“新”欣向荣。
棉花娃娃“一‘吒’难求”,青年人为何如此青睐?近年来,棉花娃娃成为中国年轻人心中独特的“情感符号”,“养娃”渐成新潮流。这种毛绒玩偶,讲究脸部刺绣的精细与丰富,能通过五官识别出表情与状态,恰恰能够与当代青年人的情感形成同频共振。当代年轻人面临多重压力,柔软可爱的棉花娃娃是一种情感寄托,其触感和造型能带来心理安抚,类似于“解压神器”,帮助缓解焦虑与孤独感。“我现在拥有十几个棉花娃娃,它们不仅仅是玩具,更像是我生活中的伙伴。有时候我会给它们拍照并分享给朋友,感觉它们像是我的心情代言人。每一款棉花娃娃都有不同的装扮,就像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风格。”这种陪伴是心灵的陪伴,是情绪的寄托,是精神的“搭子”。这样的情绪消费让年轻人走出抑郁,告别寂寞,找到一种心灵的安放地,在棉花娃娃“萌萌哒”外表下,承载着他们对温暖、陪伴与归属感的深层渴望,让心情从灰色暗淡走向阳光灿烂。棉花娃娃实际上是年轻人情感之花绽放的写照,绽放就是释放。
情绪消费花开两朵,一朵是情感之花,一朵是消费经济之花。随着年轻一代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情感满足和精神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当购物遇到心灵,一场满足情绪价值的消费热潮悄然兴起,棉花娃娃是一个缩影。棉花娃娃分为“有属性”和“无属性”两类。“有属性”即以明星或一些得到授权的影视人物为原型,“无属性”即没有原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定制”。不同的属性刺激消费经济的不同发展。以明星、动漫人物等为原型的“有属性”娃娃热度很高,现在有很多品牌和设计师开始通过与热门游戏、动漫、电影等IP合作,推出多样化的娃娃产品,这就是对消费市场的激活。棉花娃娃是消费主义的产物,是年轻一代重构生活意义的方式,这一趋势将进一步与虚拟偶像、元宇宙等新兴概念融合,让情绪消费精彩纷呈,瑰丽多姿,也必将带动消费市场走向多元化、个性化,给消费经济带来新场景、新业态、新趋势。
棉花娃娃“一‘吒’难求”,情绪消费花开两朵。与时俱进的情绪消费必然成为一种时尚潮流,《2024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情绪价值疗愈身心而进行消费。情感绽放之花,绚丽多姿,放飞心情,打造舒畅;消费经济之花,五彩缤纷,个性凸显。棉花娃娃是“Z世代”寻求情感出口、表达自我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消费经济的一种激发。情绪消费不仅是市场趋势,更是社会需求的体现。通过情绪消费,消费者可以获得情感慰藉,商家也能找到新的增长点。棉花娃娃虽小,折射青年青春消费之潮流,抓住情绪消费经济这个风口,顺势而为,必然开拓消费经济新天地,喷涌消费潮流新动能。(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