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长白时评:从“三省堂楹联”中悟“为官为民”之道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王韬 3935384
【地评线】长白时评:从“三省堂楹联”中悟“为官为民”之道 焦点话题-长白时评 王韬 3935384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地评线】长白时评:从“三省堂楹联”中悟“为官为民”之道
2025-04-02 来源: 中国吉林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河南内乡县衙的三省堂门口,高悬着一副脍炙人口的楹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副楹联为康熙十九年(1680年),内乡知县高以永所撰。据史料记载,当年正值清初战乱之后内乡民生凋敝、经济萧条,高以永忧心忡忡,深感责任重大,夜不能寐,秉烛研墨写下了这副楹联。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菏泽视察工作,在同菏泽市及县区主要负责人座谈时,特意援引了这副楹联,以古鉴今。

  三省堂这副楹联意思是:为官者吃的穿的全是老百姓供给的,老百姓是官员们的衣食父母,当官者不能倚仗权势而欺压百姓,要记住自己也是百姓中的一员;得到一任官职,也不能自视高贵荣耀,为国为民即使丢了乌纱帽,也算不得是什么耻辱的事,不要说一个地方官没有多大作用,要知道地方治理的好坏,百姓是否安居乐业,全靠地方的父母官。

  上联的核心是,要正确对待百姓,尊崇“民为贵”,以百姓为天,爱民如子;下联的核心是,讲为官之道,要正确对待当官者,淡化“官本位”,以勤政为己任造福一方百姓。全联言简意赅、融为一体,朴实无华又珠联璧合、相映成辉,直抒胸臆谈民意,恬淡轻松道哲理,却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启示作用。

  楹联所体现的是一种民本思想。自古以来,人们就认为官风决定民风,官风正,民风淳,官德好,百姓就会起而仿效。反之,官吏失德腐败,国家就会走向衰落,及至崩溃。民本思想是中国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资源。《尚书》首次明确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观念,表明人民是国家的根本,人民的生活安定了,国家才能保持稳定。历代思想家极力推崇“民本”思想,为政者只有亲民爱民,才能换得人民的真心支持和拥护,政权才能长久。楹联启迪我们今天加强官德和作风建设意义重大。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是当代共产党人的责任担当。共产党人不仅要在思想上做到人民至上,在实践中更应该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时时处处履行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需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官德和作风建设。吉林省委书记黄强指出,对于吉林省来说,改革没有退路、别无他途,刀山也要敢上、火海也要敢下。各级领导干部要当英雄好汉,不当懦夫、不当逃兵,当“雄狮型”干部,带领大家冲锋陷阵、攻城拔寨,坚决打赢这场吉林的“上甘岭战役”,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在近日召开的省委深改委第十一次会议上又强调,要以改革精神推动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民营企业满意度检验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成效。

  官德和作风关系人心向背,决定事业成败。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党员干部尤其领导干部要注意官德修养,用好权力、造福于民;在思想上始终保持清醒,在行动上始终保持理智,以平和、知足之心对待名利,以敬畏、淡泊之心对待权力,以奋发、进取之心对待事业,保持高尚的人格追求和浩然正气,努力成为一名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清正廉明、受群众爱戴的人民公仆。同时,各级组织也要勇敢向不良作风“宣战”,对企业反映的问题逐一彻查,用营商环境建设成果来取信于民。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示范作用,带动每个人刀刃向内铲除思想观念沉疴痼疾,树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新思想新观念,就能够形成“人人都是良好营商环境”的社会氛围,凝聚起吉林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久泰平)

初审: 王韬   复审: 韩方宇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中国吉林网微信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中国吉林网 评论出品

邮箱:ChinaJilin@126.com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