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风光旖旎。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4月24日17时17分,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烈焰点火、拔地而起。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精准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透过电脑屏幕,神舟飞天的壮丽场景令人心潮澎湃——洁白云朵鼓掌致意,广袤的天空微笑相迎,一箭穿日,恢弘壮观。神舟再度从容问天,中国航天续写崭新篇章。
出征誓言,豪迈志向,催人奋进。中国航天员,英勇无畏的航天骄子,他们赓续传承,为中国航天事业倾洒热血、奉献力量。陈冬坚定表示,乘组必将追随先辈的光辉足迹,牢记先辈的殷切嘱托,跑好空间站阶段属于他们的这一棒。陈中瑞说道,老一辈科学家为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定会不辱使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重任。王杰感慨,每当为了一个技术指标日夜攻坚克难时,总会想起“两弹一星”的前辈们在荒芜中开创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壮举。神舟二十号乘组共同承诺,要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再创新绩、再立奇功。在距离地球约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内,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人已精心筹备,布置了“欢迎队友”的温馨字幅,满心欢喜地等待队友入驻。从他们的铮铮誓言中,我们深切感悟到什么是责任在肩、什么是使命如磐、什么是担当于身。中国航天事业正是在这样的代代赓续传承中,不断迈向伟大的新高度。
特殊日子,时空跨越,自信自豪。五十五载岁月流转,斗转星移间,中国航天为历史写下奇妙注脚。我国第20艘神舟飞船发射之日,恰逢“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55周年,同时也是第10个中国航天日。特殊的日子,壮美的时刻,中国航天的宏伟画卷在我们眼前铺展。从筚路蓝缕的从无到有,到砥砺奋进的由弱变强,长征一号火箭一飞冲天,“东方红”的悠扬旋律响彻浩瀚宇宙;“两弹一星”横空出世,震惊世界;“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开启深空探索新征程;空间站巡天,搭建起太空科研新平台;“悟空”“墨子号”“慧眼”等10余颗空间科学卫星闪耀天际,探索宇宙奥秘;超2500处水库借助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实现水文监测,助力民生保障;搭载国产北斗高精度定位芯片的共享单车投放量突破1000万辆,让航天技术融入日常生活。航天育种、航天材料、卫星互联网等领域蓬勃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航天成果举世瞩目,航天力量喷薄而出,激励着我们在逐梦浩瀚苍穹的征途上昂首阔步、永不止步。中国航天冲破重重封锁,拼搏奋进,奔腾向前,中国航天精神熠熠生辉,照亮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
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谱写新篇。神舟二十号此次任务艰巨且使命光荣。它将与神舟十九号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并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在此期间,乘组将开展一系列丰富多样的任务:进行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保障空间站的正常运行与物资补给;进行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工作,提升空间站的安全性与功能性;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激发公众对航天的热情与兴趣;开展空间搭载试验,持续发挥空间站综合应用效益。据介绍,本次任务以斑马鱼、涡虫和链霉菌为研究对象,开展3项生命科学实验。除此之外,还将在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科学、空间新技术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59项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有望在血管化脑类器官芯片培养、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高温超导材料空间制备研究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神舟二十号的使命,将进一步丰盈中国航天事业的宝库,为神州大地的发展释放磅礴能量。
太空会师,喜报频传,昂扬担当。北京时间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迎来了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两名指令长再次相聚在“天宫”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共同拍下“全家福”,向全国人民报平安。2025年,中国航天任务繁重且意义重大,天问二号将执行小行星伴飞取样探测任务,载人航天工程将实施神舟二十号、二十一号载人飞船任务,中意电磁监测卫星02星也将择机发射……在建设航天强国的征程中,我们昂扬担当,步伐豪迈,以创新精神奋勇前行,为世界航天事业增添新的精彩篇章。(殷建光)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