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向好,底盘夯实,全局主动。农业是吉林最大的优势和潜力,是吉林对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支撑。2024年,吉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胸怀“国之大者”,聚焦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朝着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迈进。
粮丰根基稳,当好“压舱石”。作为中国“粮食版图”上的“优等生”,吉林省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打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黑土地保护性耕作面积3800万亩以上,居全国首位。多措并举,促进了全省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粮食总产首次跨上850亿斤台阶,在连续4年超过800亿斤基础上,同比增加15.9亿斤。粮食单产971.7斤/亩,同比提高13.5斤,稳居全国粮食主产省第一位,在更高水平上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吉林贡献。
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吉林农业特色优势更优。乡村要振兴,产业需先行。过去一年,全省上下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壮大乡村特色产业,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力推进乡村产业提质增效。2024年,人参产业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加工业新达产项目314个,新增产值365亿元;肉牛屠宰量实现翻番,由全国第11位跃升至第5位;梅花鹿产业规模保持全国第一。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3100亿元,增速居全国前列。吉林省优化资源配置,创建省级现代化大农业示范园区。
“百草之王”焕新 ,“金字招牌”更亮。全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贯彻落实省委的部署,切实加大对人参产业的支持力度,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从源头抓起,引导行业自律,有效规范市场秩序,彻底破解“人参卖成萝卜价”问题。从田间到“舌尖”,组建工作专班,完善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推行一参一码,实施科技攻关,引入龙头企业,突出品牌引领……一系列“组合拳”精准发力,吉林人参产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目前,吉林拥有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3000多种产品。抚松万良、通化快大、集安清河、延吉鹏程四大人参交易市场,鲜参年交易量占全国80%以上,为吉林人参走向全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聚力抓住关键环节,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划之年。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着眼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着力加快高水平农业强省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实现新的目标,要在关键处落子,以改革精神抓实各项工作。
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建设高水平农业强省。统筹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集成应用,因地制宜培育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有效激发粮食生产新动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种好粮,更要储好粮。要新建、改造一批现代化仓储设施,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建立省内涉粮领域多元参与、链接紧密、成果共享的“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提高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技术创新、装备创新、管理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水平。加大粮食适时收割、机械收割以及农户庭院科学储粮引导和科普力度。
总之,要以“三农”工作的新作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久泰平)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十:《“农”墨重彩强产业 乡村全面振兴“吉”流勇进》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一:《“吉”星高照白山松水 科技创新阔步奔腾》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二:《“一汽”向“新”奔腾 新能源时代“吉”流勇进》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三:《吉林文旅“春来也” 双向奔赴正当时》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四:《保护+利用,让历史建筑“活”在当下》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五:《办好群众大事小情 让吉林百姓福祉越来越厚实》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六:《一同“入戏”,跟着影视剧打卡“同款吉林”》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七:《绿潮涌动 见证吉林绿色崛起》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八:《开放“步履不停”,吉林“朋友圈”越来越大》
“吉”速前行 吉林省两会十评之九:《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在“做多”中实现“更好”》

扫描微信
关注长白讨论
邮箱:ChinaJilin@126.com